自信的宝宝更乐意主动表达,也能更快地融入新环境。在新学期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,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孩子的自信,帮助孩子们更期待、也更从容地开启9月校园新生活。
Q:孩子现在5岁了,具有较强的自学与观察能力,但总是表现得自信心不足。身为家长,最近我也总在反思,是不是以前对宝贝要求太高,以至于她当前总是自信心不足。当前阶段我应该如何帮宝贝再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?
周念丽(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)
这正是我现在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—— 儿童的“自我效能感”,即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评价。一个人当然不能没有自信,但过度自信也是一个问题。所以,建议家长要培养儿童适度的自我效能感,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充分的评价。自我效能感对人的一生发展都有影响。
第一,多给她成功体验,比如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、能让她获得成功体验的游戏等。
第二,让她能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分析。比如说孩子要垒高,但是垒到第三块怎么也垒不上去了。那么家长就需要帮助分析原因,并让孩子能够学会修正。修正之后再获得成功,同样能够激发孩子自我效能感,同时对她自信心的建立很有帮助。
第三,同伴鼓励。因为孩子现在已经5岁了,应该已经有自己的好朋友了。单成人对她的夸奖可能已经不足以让她完全建立自我效能了。这个时候,最好是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可。也就是说,在平时生活当中,孩子可以找到一些小伙伴儿,在活动当中大家相互支持,相互鼓励。
Q:我家宝宝即将入园,有一点比较担心,之前他在托班的时候非常喜欢唱唱跳跳,但只要爸妈在场就不肯表演,这个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吗?请问该如何引导?
丁昀(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研究员)
喜欢唱唱跳跳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。案例中孩子的情况,可能是家长自身存在问题。
第一,2岁的宝宝,所谓的表演都是出自于自在与自由的心态,但是当家长在场的时候,不肯上台,很有可能和家长平时的评价有相当大的关系,可能家长会对孩子的表演评头论足,还有可能家长会对孩子的表演提出的都不是肯定的评价。尽管孩子才2岁,但他会从家长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动作里感受到不接受、不喜欢等,这就是他拒绝上台的原因。
第二,家长显然给孩子一个负面的标签:“缺乏自信心”,这也是不合适的。2岁的孩子,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,还谈不上所谓的自信与不自信,显然家长把孩子简单成一个缩小版的成人。
只要保持客观的态度,调整自身对于儿童行为的认识,那么孩子的天性就能得到释放,逐步展现出自信。
Q:感觉家里平时对孩子鼓励并不少,但孩子的自信心还是不足,比如玩游戏输了就不肯再玩下一把,可以怎么改善这一点呢?
王岫(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保教主任)
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可以尝试这些方法——
1、在生活中挑选一些合适的小任务,比如简单家务劳动等,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鼓励宝宝。同时,家长还要学会放手,给予宝宝独立完成的机会。
2、多带宝宝参加各种体育运动。时下是高温天气,建议选择一些室内运动游戏。
3、可以通过绘本中的故事和角色形象培养宝宝面对困难的信念,比如《勇气》《小黑鱼》《第一次上街买东西》《不怕被嘲笑》等。
4、挫折体验要适度,避免让宝宝因过于复杂的事物产生挫败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