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,给大家介绍一下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。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3-7岁幼儿,急性起病,发热,以口腔粘膜、手掌或脚掌部、臀部出现散在疱疹为主要症状,疱疹米粒大小,周围有炎性红晕,疱内液体较少。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。该病的潜伏期为2—7天,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。该病主要以呼吸道飞沫、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和密切接触被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传播。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。
预防手足口病,我们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:
1、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,每天仔细检查一下,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、出疹等表现,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。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,应积极配合。患儿病愈并在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开具证明后,方可上学(一般隔离时间为15天)。
2、应教育儿童加强个人卫生,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正确洗手,勤刷牙,勤换衣,勤洗澡。要饮开水,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食物,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。
3、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,每天至少通风2小时,孩子的玩具、用具、课桌椅等都要用消毒液拭擦,餐具、茶杯、擦嘴毛巾等煮沸半小时以上。
4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,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孩子进行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。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和空气浑浊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