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知识

作者:   来源:  录入者:办公室  发布时间:2023年06月02日

  手足口病是什么?
 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其中以EV71型、CoxA16型感染最常见。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,一周左右可自愈。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急性弛缓性麻痹、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,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,可发生死亡。
  传染源
 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,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。肠道病毒适合在湿、热的环境下生存,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、咽喉分泌物、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。
  传播途径
 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,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感染;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;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。
  易感人群
 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,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。

  科学应对手足口病
  1. 注意隔离
  患儿尽量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,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,直至体温正常、疱疹消退后1周。
  2. 要多通风
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,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,避免患儿继发感染。
  3. 注意卫生
 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,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;注意勤洗手(尤其是在饭前便后),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。
  4.观察病情
 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、体征出现,或原有症状、体征有无加重、恶化。
  5. 注意护理
  口腔的护理:口腔的疱疹会使患儿疼痛,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、半流质食物,饮食宜清淡、可口、易消化为主,避免过咸、过酸、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;皮疹的护理:保持皮肤清洁,可用温水擦浴,穿宽松、柔软的衣物,井注意保持干爽。
  6. 注意消毒
  手足口病患儿玩过的玩具、用过的奶具、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。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