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周,我园正在全面开展课题《传统节庆文化儿童化体验的研究》,大班年级以《载歌载舞过新年》为主题。孩子们在各班教师的激发与引导下,体验着丰富多彩的春节体验活动。幼儿畅游在节庆的海洋中,汲取着文化的精髓。
一、古诗《元日》叩响新年的序曲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,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宋代王安石的《元日》表现了当时百姓欢庆春节的喜庆气氛,也告诉了我们过春节最普遍的几种风俗:燃爆竹、饮屠苏酒、挂桃符。孩子们通过感知诗词内容、想象画面和朗诵,感受了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二、剪纸《喜上梅稍》
引导孩子们剪纸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好奇、探索的特点,更能将无形的春节文化传承给孩子。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,皆是“以象寓意”、“以意构象”来造型,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。幼儿通过折纸、勾画、剪纸等方法,不但提高了手工技能,也收到了春节特有的美的熏陶。
三、张张年画绘出童心的天真
年画画面线条单纯、色彩鲜明、气氛热烈愉快,孩子们又恰好对色彩斑斓的东西有着独特的喜好,结合孩子们这一兴趣,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不同内容的年画简笔画,让他们通过观察,在理解年画基础上自选颜色上色,从而提高他们美术表现技能,也对他们的专注力有了新的考验。
四、一对春联奏响春天的旋律
春联是春天的先声。考虑到孩子还不能自行写字,于是我们提供半成品,将文字先勾画好,再鼓励幼儿以涂色的形式展现对联,从中让他们认识对联,从而进一步感受新年习俗。
五、载歌载舞迎新年
各班紧扣新年题材自选一首乐曲,让幼儿在学唱基础上排成集体舞。如,《好日子》、《中国范儿》、《欢乐中国年》等。孩子们在这一主题中充分享受到了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,在感知和体验春节习俗的同时,更全面、更精彩的享受节日的乐趣,在促进幼儿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,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、在多渠道的参与下,增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感受,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幼儿的心田,并一直传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