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十六个星座,五十六枝花。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”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为了让孩子更好认识我们中国民族结构,我园在四月中旬开始以部分少数民族为题材,结合科学、社会、音乐、手工制作等,实施了以少数民族为主的集体舞主题活动。
一、环境的创设:
蒙古族当然少不了温馨的蒙古包。我们利用一次性白色桌布和游戏器械套圈组合装饰成迷你蒙古包,幼儿玩区角活动时便钻入蒙古包,安静、独立。藏族的色彩夸张、靓丽。教师挖掘了藏族佛教这一元素,将佛教挂帘装饰在各区角上空,四周还有幼儿手绘的祥云装饰而成,颜色夸张、鲜美,营造了强烈的藏族感。
二、课程的实施:
为了在最终的集体舞成品展示中提供精美的蒙古头饰,我们及时购买贴钻、水晶串珠、鱼线、不织布等。教师事先裁剪出头饰的半成品,通过示范和讲解,幼儿在此基础上用贴钻和串珠装饰头饰的一面和周边,从平面到立体的装饰,幼儿在装饰设计中体验到了蒙古族的头饰美感。同时,幼儿也通过雪花片建构蒙古包、绘画蒙古包等途径,感受蒙古包的形状。在进行藏族舞的主题活动中,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欣赏、了解祥云,鼓励幼儿自己绘画出来并装饰在。彩色的吉祥羊头是藏族朋友在过年时的必备品,摆在家里不仅好看还寓意吉祥。抓住这一线索,教师提供多种材料:纸巾、胶水、KT板等,师幼合作共同制作了羊头。幼儿在听、说、看、做中多通道体验了藏族的民族特色。
此外,我们也通过音乐欣赏、科学感知等途径为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积累了认知经验和操作经验。下周,各班还将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、舞步等内容,进行集体舞的编排活动。带上精美的民族头饰,穿上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,我相信最终的集体舞展示会精彩纷呈、美轮美奂。
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,增强民族自豪感,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它能使幼儿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,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,而且可以扩大幼儿视野,是他们领略到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,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。我们希望通过努力,让民族之花扎根于幼儿幼小的心灵中,为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悠久历史文化尽自己绵薄之力。